-- 新聞:0793-8224621 --
|
本報記者 朱宇慶
市交通運輸局近日印發《上饒市公路水路交通運輸“十四五”發展規劃》(以下簡稱《規劃》),提出到2025年,強化上饒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城市地位,建立“能力充分、結構合理、銜接順暢”的現代化公路水路交通運輸體系。重點實施大交通、大物流、大公交、大平臺“四大建設”和打造區域交通、市域交通、城鄉交通“三個一體化”,形成“立全省、連三區、通江海、成樞紐”交通發展格局,全市公路水路發展總體水平位于全省前列。
關鍵詞:高速公路
形成“四縱四橫三聯一環”高速公路網格局
《規劃》提出,“十四五”期間,在原有“三縱三橫”高速公路網基礎上,至2025年,全面形成“四縱四橫三聯一環”的高速公路網格局,全市高速公路規劃建設里程由2020年的684公里增加到1300公里以上,形成8個省際出口和15個市際出口,縣城節點兩條高速公路覆蓋比例達100%,實現中心城區到各縣(市)高速公路直達、各縣(市)間高速公路直達、市域主要景區間高速公路直達、物流重要節點直達。
“四縱四橫三聯一環”規劃網絡布局,規劃里程約1317公里。
第一縱:德州至上饒高速江西段、上饒至浦城高速公路(江西段),自皖贛界經婺源、德興、上饒、廣豐,至福建省浦城接G15,上饒市境內總長206公里。第二縱:上饒至德興至婺源高速公路、寧上高速公路,自景德鎮南外環高速起、經德興、弋陽、橫峰至鉛山樞紐互通,接上武高速至福建省武夷山市,上饒市境內總長188公里。第三縱:濟廣高速公路,自景德鎮經鄱陽、萬年,至鷹潭接滬昆高速,上饒市境內總長92公里。第四縱:彭澤至東鄉高速公路,自彭澤經鄱陽、余干,至鷹潭接滬昆高速和東鄉至昌傅高速公路,上饒市境內總長約151公里。
第一橫:杭瑞高速公路,自安徽省黃山市經婺源、經景德鎮至鄱陽,接九江市都昌縣,上饒市境內總長131公里。第二橫:杭長高速公路,自浙江省開化經德興、萬年、余干接南昌東外環,上饒市境內總長106公里。第三橫:瀘昆高速公路,自浙江省常山經玉山、廣豐區、信州區、廣信區、鉛山、橫峰、弋陽至鷹潭,上饒市境內總長124公里。第四橫:上饒浙贛界至鷹潭高速公路,自浙江省江山經廣豐區、信州區,廣信區至鉛山南互通,上饒市境內總長132公里。
第一聯:上饒至萬年至鄱陽高速公路,自滬昆高速公路鉛山樞紐,經鉛山、橫峰、弋陽接萬年東樞紐互通,至鄱陽縣境內接濟廣高速公路,上饒市境內長約104公里。第二聯:開化至德興高速公路,經浙江省淳安,于德興白沙關,接杭長高速公路,上饒市境內長12公里。第三聯:景鄱昌高速公路,路線位于凰崗鎮、古縣渡鎮北部,四十里街鎮、團林鄉、雙港鎮南部,橫穿蓮湖鄉,在鄱陽縣境內跨昌江、饒河,上饒市境內長約75公里。
一環:由北面為改線后新滬昆高速、東面為在建上浦高速,南面為規劃上饒浙贛界至鷹潭高速、西面為上武高速和上饒至德興至婺源高速組成,高速外環總長約136公里。
關鍵詞:旅游公路
形成“兩縱三橫十聯”旅游公路網絡
《規劃》提出,“十四五”期間,規劃5條市域旅游通道、9條縣級旅游通道和1條旅游慢道及1條濱江景觀道,形成“兩縱三橫十聯”旅游公路網絡,覆蓋上饒境內重要景區景點,實現境內3A級及以上景區以及三級及以上公路連通。
第一縱:依托干線公路G237(濟寧-寧德)縱向連接信江河谷版塊德興大茅山風景區(文公山朱子文化園、梧風洞風景區)、靈山風景區、鵝湖、葛仙山風景區。第二縱:依托干線公路G236(蕪湖-汕尾)縱向連接濱湖版塊鄱陽湖周邊景點、余干縣境內景區。
第一橫:依托干線公路G351(臺州-小金)橫向連接婺源縣風景區(江灣、蕭江源、汪口、祥云山、古城區景區、鴛鴦湖)、鄱陽縣風景區。第二橫:依托干線公路G320(上海-瑞麗)、S516(楓嶺頭-龍門畈)、G353(寧德-福貢)等路線橫向連接靈山風景區,橫峰具葛源、弋陽縣漆工、萬年縣神龍宮、余干縣三江口等風景區。第三橫:依托G353(寧德-福貢)、S522(董團-汪二)、G320(上海-瑞麗)等路線橫向連接城區云碧峰森林公園、上饒集中營,鉛山縣鵝湖書院、河口古鎮,弋陽縣龜峰等景區。
第一聯:依托S201(紫湖-嶺底)、S202(白沙關-東陽)、S204(李宅-太源)等路線連接玉山縣三清山、德興市大茅山、廣豐區銅鈸風景區。第二聯:依托S203(鄭坊-五府山)連接靈山、五府山風景區。第三聯:依托S205(瑤里-鵝湖)、S425(永平-篁碧)等路線連接葛仙山風景區、畬族風景區、鵝湖書院、葛源-靈山風景廊道。第四聯:依托S211(康山-云山)、X061(朱家-瑞洪)路線連接康山景區。第五聯:依托S207(蛟潭-洵口)、S512(石鎮-桐山)、X099(孫家橋-裴梅)等路線連接萬年神龍宮、贛東北蘇維埃政府舊址等風景區。第六聯:依托X085(鄱陽鎮-溪口)路線連接鄱陽湖濕地旅游區。第七聯:依托S302(紫陽-曲阿里)路線連接靈巖洞、大彰山、彩虹橋景區。第八聯:依托S303(浙源-臨港)路線連接婺源鴛鴦湖、詹天佑等景區。第九聯:依托上饒南旅游慢道(鄉村旅游公路和生態綠道),連接云碧峰森林公園、上饒野生動物園、博山寺、紅星水庫、十里水庫、豐溪河北岸濱江景觀。第十聯:依托豐溪大道,形成上饒豐溪河北岸濱江景觀路。
關鍵詞:綜合客運樞紐
完善上饒高鐵綜合客運樞紐建設
《規劃》提出,“十四五”期間,要完善上饒高鐵綜合客運樞紐建設。構建“一體銜接、同站換乘”為特征的鐵路綜合客運樞紐,在集鐵路、公路、城市公交為一體的樞紐場站,完善高鐵客運站的旅游集散功能,大力發展樞紐經濟,做好周邊片區商業、餐飲、住宿、辦公等多種形式的綜合開發利用。“十四五”期間,重點推進上饒市高鐵站的旅游集散中心、汽車客運以及公交場站的配套設施建設,推動多種交通方式換乘為一體的昌景黃高鐵在余干、鄱陽境內高鐵站和九景衢鐵路鄱陽(田畈街)站綜合客運樞紐的建設,力爭形成上饒、婺源、德興、余干、鄱陽等綜合客運樞紐。
加快城鄉客運站建設。加快“以城區為中心、小城鎮為紐帶、鄉村為基礎,城鄉依托、協調發展、無縫銜接”城鄉換乘樞紐體系建設,促進城鄉客運與其他客運系統在站點功能和布局上的銜接。重點推進余干縣客運站、廣豐區城北客運站、廣豐區城東客運站、廣豐區蘆林客運站、廣信區客運南站、廣信區客運北站、三清山楓林客運站、三清山港首客運站、德興市南門綜合汽車站、萬年縣城西綜合客運樞紐、橫峰縣公交樞紐站、萬年縣城南公交客運站等11個客運站和1個公交樞紐的建設,在新建的樞紐站內可以同時滿足長途客運、城市公交、城鄉客運的需求,并建設充電樁、車輛維修、汽車等配套設施,提升城市形象。
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。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,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,我們將及時更正、刪除,謝謝。